政壇傳出“韓趙結盟”,趙少康重回國民黨,競選黨主席,甚至2024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有以“少康中興”形容,有以“鯰魚效應”期盼。惟“韓趙”兩字,讓筆者想起戰(zhàn)國時期秦國滅六國中的韓趙兩國境遇。
秦國統(tǒng)一天下,韓國在伊闕之戰(zhàn)精銳被殲滅后第一個亡國;趙國在長平之戰(zhàn),主將趙括自大驕狂,以致兵困長平,死于亂軍之中,四十萬降兵被秦將白起活埋后,元氣大傷,第二個被滅亡。
韓國瑜2018年贏得高雄市長選舉,卻在2020“大選”與“罷韓”兩役,遭到徹底失敗。正如秦韓伊闕之戰(zhàn)結果,今日之韓國瑜,已非2018年的韓國瑜。
至于少康也未必能中興,卻可能讓國民黨原有地方執(zhí)政優(yōu)勢不再。因為當年趙不服國民黨提名黃大洲競選臺北市長,脫黨參選,藍營分裂,讓陳水扁漁翁得利,也改變臺灣政治走向。老一輩黨員無法忘記當年趙的作為。年輕一代只會想到趙已是七十歲老人。至于期盼鯰魚效應,以趙的性格及近日言論,未必是鯰魚,更可能是魚虎。
國民黨大佬政治漸漸退出舞臺,世代交替終成主流。如今的國民黨,面臨民進黨的清算,“韓趙結盟”如果再有一己私心,最后將是現代版長平之戰(zhàn)結局。(作者李瑞興/臺灣民眾)
來源:臺灣《聯合報》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