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下單當天即遭泄露,推廣快遞隱私面單不該這么難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熱門評論      2021-10-20 09:44:14

▲快遞單。新京報資料圖

  據媒體報道,2021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印有姓名、電話、地址等個人信息的快遞面單遭明碼標價批量售賣,涉及申通快遞、百世快遞、中通快遞、圓通速遞等企業(yè)。這些快遞面單被分類成“歷史”和“實時”兩種,又根據商品類型、商品價格、快遞用戶性別等精準分類售賣。

  去年,“圓通‘內鬼’涉泄露40萬條快遞客戶信息”事件曾引發(fā)廣泛關注,此后相關企業(yè)被約談整改。沒想到,近一年過去,類似的事件依然猖獗,快遞業(yè)隱私泄露治理任重道遠。

  據報道,在這條信息地下黑市產業(yè)鏈中,“快遞網點工作人員”是最關鍵的一環(huán)??爝f從業(yè)者“叛變”,消費者的選擇更艱難了:要么放棄網購,要么別在意個人信息暴露?顯然,消費者不該陷入這種兩難。

  眾所周知,“電信詐騙”最核心的資源是個人信息,沒了這個資源,他們一天都玩不轉。因此,信息販子,特別是一手販子,也就是利用工作便利收集和泄露用戶信息的相關企業(yè)和機構工作人員,可謂就是電信詐騙的“幫兇”。

  按理說,快遞企業(yè)應當設置一些保護用戶信息的辦法,而不是讓用戶信息在快件收攬、運輸、送達過程中全程“裸奔”。其中,用戶電話號碼的保護最為關鍵。

  其實,早在2017年,一種名為“隱私面單”的新型面單開始出現,以二維碼或者條形碼方式替代用戶關鍵信息。但至今,隱私面單仍未在全行業(yè)大面積普及。根本原因在于,快遞企業(yè)出于效率等考慮,沒有積極性。

  而如果警方最終能夠認定,用戶信息泄露于快遞企業(yè),監(jiān)管部門據此嚴厲處罰相關企業(yè)與人員,或許可以倒逼企業(yè)積極采取技術手段保護用戶信息。

  當然,就這則報道揭示的問題來看,應盡快查清相關快遞企業(yè)的內鬼,并依法嚴懲,震懾快遞公司內部違法分子。從信息泄露源著手治理,相當于切斷了電信詐騙的水源,效果也會事半功倍。

  信息時代,個人信息愈加重要,相關責任主體更應該主動壓實責任,避免成為薄弱一環(huán)。對于用戶信息泄露,相關快遞企業(yè)究竟是“無能為力”,還是“聽之任之”,相信他們心中也自然有數。用戶快遞信息一再泄露,快遞企業(yè)也不能再假裝視而不見了。

  作者丨馬滌明(職員)

  編輯丨徐秋穎

  校對丨李立軍 楊許麗

文章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徐亞旻
大陸新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