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學者:懲戒頑固“臺獨”可加辣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媒體鏈接2021-11-10 16:16:56

   (記者 沈而忱)國臺辦發(fā)言人朱鳳蓮11月5日應詢時表示,大陸方面依法對清單在列的“臺獨”頑固分子實施懲戒措施。對此,多位香港專家學者接受訪問時指出,對“臺獨”頑固分子“拉清單”是國家對“臺獨”勢力的嚴正警告和強勢反擊,體現(xiàn)了大陸維護統(tǒng)一的堅定決心,必要時大陸或將增加清單名額,也可采取更嚴格的懲治措施。

  香港兩岸客家研究院院長李劍諸指出,中國大陸列出的“臺獨”頑固分子清單,是對臺灣島內外日益囂張的臺獨言論及行為的直接回應。大陸開列臺獨分子名單,不是“拍拍腦袋”的隨意做法,而是深思熟慮的舉措。大約兩年前,大陸媒體就曾經報道過相關消息。觀察近期臺灣當局在島內,在歐洲、美國的所作所為,不難發(fā)現(xiàn)其加緊勾連外部勢力,積極拓展“國際空間”,與大陸對抗的態(tài)勢正在提速。有鑒于此,就不難理解北京的強勢反擊。

  “開列‘臺獨’頑固分子清單的警誡味濃。”李劍諸說,列入名單所負的刑責是終身的,家屬亦有連帶責任,甚至可能延禍子孫后代,對與臺獨勢力相交往的企業(yè)及個人,同樣有深遠的影響。

  至于打擊的實質效果如何,是否能夠改變臺島的政治生態(tài),李劍諸則認為有待觀察。如果綠營政客不改弦更張,可以預期北京的懲誡將“加辣”。

  三策智庫高級研究員郭一鳴對此提出三點觀察和建議。第一,推出“臺獨”清單非常及時,力度適中。面對美國推動臺灣問題國際化,“臺獨”勢力空前猖獗,大陸必須有所反制,否則等于承認“無可奈何”。除了在臺海繼續(xù)保持軍事高壓,國臺辦采取點名制裁的做法,最大意義在于采用武力的終極辦法之前,采用法律、行政的手段遏制“臺獨”勢力,拓闊政治回旋的空間,為大陸爭取更多時間。這種做法既保留操之在我的主動權和足夠的彈性,又不會打亂對臺既定方針和部署,不會令臺海局勢緊張陡然升溫。香港主要媒體對有關消息未做顯著報道,金融市場反應平靜。

  第二,國臺辦點名蘇貞昌、游錫堃、吳釗燮三人,不多也不少,目標準確。不包括蔡英文和賴清德,既是留有余地,也有分化作用。必要時制裁名單可增加個人或機構、企業(yè)。

  第三,制裁措施的實施,特別是打擊與蘇游吳有關的大陸綠色臺商,一方面必須有力,打到痛處,否則達不到威懾阻嚇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精準,打擊面不宜太大,否則會引起反作用,不利加強兩岸民間交流和兩岸經濟融合。

  香港中觀研究所所長劉瀾昌認為,從“不點名”到點了三個人的名,這是促進和平統(tǒng)一的部署之一,顯示了和平統(tǒng)一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震懾“臺獨”頑固分子,首先就要指明,“臺獨”沒有出路,頑固“臺獨”是死路一條,和平統(tǒng)一是光明大道,最符合海峽兩岸人民的最大利益。同時,也說明了14億中國人民絕不允許臺灣問題解決“無限期拖延下去”,會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解決,首先是和平的手段,如到了迫不得已的境地,就不得不采取非和平手段。

  劉瀾昌表示,在特朗普打“臺灣牌”的過程中,吳釗燮上躥下跳,東奔西走,配合美國提升美臺各種層級的聯(lián)系,不斷沖擊“一個中國”的紅線,在臺灣當局“切香腸”的“臺獨”策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前一段時間,吳還秘密跑到美國,與美國印太事務官坎貝爾密謀將臺灣駐美機構名稱修改,以凸顯“臺灣”的特殊地位。近期,他還竄訪過歐洲,策劃歐洲反華議員訪臺,還企圖訪問歐盟總部。其搞臺獨的行徑,被清楚記錄在案,他是必定逃不過歷史的懲罰。蘇貞昌、游錫堃則分別是島內行政機構和立法機構的負責人,是臺灣當局這些年勾連外部勢力分裂國家,“拉美反華”、“反中亂港”,“以疫謀獨”,“以武拒統(tǒng)”等等政策的制定者和執(zhí)行者。兩人頑固搞“臺獨”的行徑,也是被清楚記錄在案的,同樣逃不過歷史的懲罰。

  資深臺海問題專家、香港亞太研究中心秘書長李風指出,這一重大舉措充分表明,凡是組織、策劃、實施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tǒng)一行為的“臺獨”頑固分子必將受到嚴懲。用法律手段處理“臺獨”分子,是正義、必要的措施,代表了包括臺灣人民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意志,符合兩岸人民共同的利益和期盼。

  李風強調,面對臺海嚴峻復雜的形勢,只有針對“臺獨”勢力和“臺獨”分子作出精準打擊,才能維護臺海和平穩(wěn)定,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才會有切實保障?!芭_獨”勢力是造成兩岸關系緊張對立的始作俑者,令臺海形勢處于極度危險的狀態(tài)。臺灣的主流民意是求和平、求穩(wěn)定、求發(fā)展?!芭_獨”頑固分子明顯錯判了民意,也錯判了大陸制止“臺獨”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和強大力量。他們自不量力,窮盡一切手法,變幻花樣搞獨立,以“民主”、“共同價值”為藉口,企圖博取美日歐澳等國極右勢力的垂青,并企圖以此綁架島內民意,幻想著美日極右勢力用武力“保護”臺灣,這顯然是民進黨當局對民眾的欺詐?,F(xiàn)在給“臺獨”分子拉清單的時候到了,對他們正義的懲戒已經開始了。

  李風談到,希望臺灣民眾一方面與“臺獨”分子劃清界線,不受他們蠱惑,不上當受騙,看清他們對臺灣的禍害,看清他們才是真正出賣臺灣利益的罪人。另一方面與這些“臺獨”頑固分子進行堅決斗爭,將他們徹底趕下政治舞臺,不再讓他們在臺灣興風作浪,與全體中華兒女一道,共同驅散在臺灣上空的陰風妖霧,共同迎接祖國統(tǒng)一的光輝燦爛的明天。

  香港理工大學榮休教授、兩岸和平發(fā)展聯(lián)合總會副理事長方平表示,此舉實在是大快人心,精準打擊了少數(shù)“臺獨”頑固分子的囂張氣焰。同時,對廣大臺灣民眾起到警醒作用:惟有認同一個中國方為正道,任何搞“一中一臺”、“兩國論”的技倆,都抵擋不了祖國必將統(tǒng)一也必然統(tǒng)一的歷史洪流。

  鑒于目前的臺海情勢及美、日對臺灣問題的“模糊策略”表態(tài),方平認為,大陸應采取一整套“統(tǒng)一組合拳”。他描述了臺灣回歸祖國的大致藍圖:

  首先制訂《臺灣基本法》,全面部署祖國統(tǒng)一后對臺灣特別行政區(qū)的方針政策,提綱挈領式宏觀反映出各行各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及走向。當務之急在于如何爭取臺灣民眾對中國公民的身份認同,除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提供各種優(yōu)惠便利也必不可少。例如,已經長期居住在祖國內地的臺商臺生臺配偶等臺胞,由頒發(fā)“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居民居住證”上升為頒發(fā)同內地居民完全一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憑此證件可享受一系列的國民待遇,享有同內地公民看齊的全部權利和義務,包括選舉權及被選舉權等政治權利、就讀及就業(yè)、銀行開戶等金融服務、開辦公司商業(yè)登記、稅收及工商管理、社保養(yǎng)老等。

  其次,將此行之有效的方法擴展套用到居住在臺澎金馬地區(qū)的民眾,令其方便赴內地走走看看,首次到國內觀光旅游的費用一律免付,以便讓其認識真實的內地狀況。

  再次,整個臺灣地區(qū)的稅收不必繳納給中央財政,可自行制訂財政預算案用于發(fā)展本地區(qū)的民生項目,遭遇天災時還可向中央財政申請救助;軍事防務統(tǒng)一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負責,確保領土、領海、領空安全,也不必再花巨款向他國購買昂貴且被淘汰的老舊武器;司法制度基本不變,三級審判法院仍設在原地;外交事務參照港澳做法,外交部特派員公署進駐臺灣,處理有關涉外事宜;承認臺灣居民的現(xiàn)有財產,外貿結算貨幣由新臺幣逐漸過渡到以人民幣結算。

  方平說,以上藍圖皆建基于承認“一個中國”的基本原則,逐步實施,逐漸完善。隨著中美等大國博弈角力,臺灣理應力戒再度淪為棋子而終成棄子。若島內有識之士能認清和平統(tǒng)一的潮流,積極配合共謀發(fā)展,則國家幸甚,民族幸甚!


文章來源:中評社
責任編輯:黃楊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