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情勢緊張,建軍政策走向不能被美國綁架。圖為臺軍陸軍機步234旅聯(lián)兵2營實彈射擊。(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美國國會議員提案軍事援助臺灣買武器,可不是張空白支票,預料會付出極大代價。臺當局防務部門主管邱國正曾說,哪有建軍是照著外國人說的做,臺軍絕對不會這么做。相信臺軍的戰(zhàn)略定力,絕對可以把持的住,建軍政策走向絕不能被美國綁架。
臺軍是需要美方的幫忙,更需要軍售助,但建軍備戰(zhàn)走向,卻不需要美國,特別是政治人物指東道西;好的建議,臺軍自是要接受,如美軍建議臺軍強化后備戰(zhàn)力,的確中肯,立意是要全民有居安思危的防衛(wèi)意識。
但美國也有些建議,實在聽不下去。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卸任沒多久的美國前國安顧問歐布萊恩主張,針對解放軍軍力威脅,“臺灣應把2000多枚刺針導彈部署在警察局”。邱國正毫不掩飾其不認同的態(tài)度,直言“根本是兒戲”,“不是外國人講,臺軍就照辦”,于是說了“哪有建軍是照著外國人說的做,臺軍絕對不會這么做”的強硬立場。
美國議員提“法案”,不論是貸款或是軍援,是每年撥20億還是30億美元;暫不論提案會不會過,美國政府會不會照辦,提案本身就讓人感受不好,如下建軍指導棋,頤指氣使。臺軍建軍計劃有5年、10年,照著這個“軍援法案”貸款,整套全亂掉。
現在民進黨當局扛著“抗中保臺”大旗,政治人物動不動就向大陸嗆聲,比誰狠話說得兇;美國政治人物也跟著插上一腳。只有軍人才知道戰(zhàn)爭的可怕,“慎戰(zhàn)”一直是軍人的最高指導原則,只要軍方戰(zhàn)略定力夠,不隨著政治人物殺伐,說該說的真話,建軍政策不被美國人牽著走,兩岸情勢就不會誤判。
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