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者左正東:俄烏戰(zhàn)爭會讓臺灣人更珍惜和平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媒體鏈接2022-03-10 14:35:15

微信截圖_20220310141724

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左正東。(中評社)

針對俄烏戰(zhàn)爭對于兩岸發(fā)展的影響,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中國國民黨前大陸事務部主任左正東表示,臺灣地區(qū)對于烏克蘭戰(zhàn)事的討論呈現(xiàn)兩個主軸,一是情感上挺烏克蘭;另一個是審視西方角色,對于美國未能出兵援助烏克蘭有所警惕,后者開啟民眾關于加強防務的討論,當民眾愿意為防務付出成本,也會對于和平更加珍惜,這對兩岸關系具有正面意義。

中國國民黨智庫政策基金會昨日召開“俄烏戰(zhàn)爭對國際和兩岸關系的沖擊”座談會,由智庫安全組召集人林郁方主持,邀請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系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嚴震生、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左正東、政治大學外交系副教授吳崇涵和中華戰(zhàn)略前瞻協(xié)會研究員滕昕云等人與談。

左正東在會中針對兩岸關系影響表示,烏克蘭戰(zhàn)爭帶來全球權力格局的劇烈變化,讓原本從單極邁向多元化的權力格局,朝向兩極化發(fā)展的可能性,成為兩岸關系必須面對的新環(huán)境。同時,烏克蘭戰(zhàn)爭通過網絡和傳播科技向全球播送,高度的透明性讓兩岸決策者與民眾對于未來評估更加謹慎。目前為止,烏克蘭戰(zhàn)爭對兩岸關系的影響還是正面大于負面。

談到美歐合作與競爭的影響,左正東說,俄羅斯發(fā)動戰(zhàn)爭后,歐盟全力支持烏克蘭,烏克蘭和喬治亞申請加入歐盟,俄羅斯將歐盟列入不友善國家,已讓歐盟原本在美俄間的翹翹板角色消失。未來在地緣政治的棋局中,歐盟會和美國緊密連結,成為美國的鋼鐵盟友,而不是自主性的獨立力量。

在兩岸之間的心理因素影響部分,左正東說,在烏克蘭戰(zhàn)爭可能陷入膠著下,大陸部分輿論對于對臺用武一事也提出需要更加謹慎的說法,相對于過去兩年聲浪不斷擴大的武統(tǒng)言論,起到一定的緩和作用。

另一部分則是臺灣加強防務的意愿提升。左正東強調,雖然目前還未見到實質的改革措施,但已喚醒民眾重視防務建設,當民眾愿意為防務付出成本,也會對和平更加珍惜,這對兩岸關系具有正面意義。

來源:中評社


責任編輯:邱夢穎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