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新兵“帶”新兵  可親又可學

華夏經緯網 > 軍事 > 大陸軍事      2022-06-20 15:24:35

  新兵入營,如何幫助他們盡快適應部隊的生活、工作節(jié)奏,走好“兵之初”?請看兩篇來自基層的報道——

  新兵“帶”新兵  可親又可學

  中部戰(zhàn)區(qū)空軍某訓練基地遴選有特長新兵輔助組訓

  新兵當上“兵教員”

  ■宋立軍 孫進凱

  5月18日,中部戰(zhàn)區(qū)空軍某訓練基地新訓大隊訓練場上,新兵們正在進行3000米跑訓練。一批從新兵中遴選出的“小教員”活躍在各個班排,有的糾正錯誤的呼吸方法,有的教授正確的發(fā)力姿勢。

  新兵入營后,該新訓大隊充分發(fā)揮部分新兵的特長,參與組訓工作。訓練參謀歐陽琪介紹,在組訓過程中他們發(fā)現,部分新兵具有一定特長。他們拓展思路,通過訓練考核遴選一批能力素質過硬、有一定特長的新兵,擔任“小教員”輔助組訓。

  訓練場上,某連新兵李覺香正圍繞如何提高引體向上課目成績,給同班戰(zhàn)友講解技巧。身為大學生士兵,他入伍前是體育特長生。軍體訓練中,該連安排李覺香協助班長組織軍體訓練,在提高訓練質量的同時,也激發(fā)了大家比學趕幫超的熱情。

  “讓新兵教新兵,大家更有共同語言,學起來也更快?!蹦嘲喟嚅L尤慶洲告訴筆者,他們班二次入伍的新兵王北辰,曾在武警部隊服役,在內務、隊列等方面表現突出。每次隊列訓練,尤慶洲都讓王北辰擔任訓練助手,一同糾正新兵的痼癖動作,幫助新兵更快掌握動作要領。

  新兵參與組訓,一些組訓方法也隨之改變。筆者了解到,越來越多的啟發(fā)式、分享式教學方法,被運用到新兵訓練中。同批優(yōu)秀新兵上臺談體會、話心得,讓臺下新兵產生共鳴,學習訓練時更認真。在“訓練標兵”“優(yōu)勝班排”等評選活動中,大家的參與熱情也更高了。

  同時,班排長們也有了更多精力研究組訓方法,分析訓練質量。對于一些成績相對靠后、接受能力偏弱的新兵,班長骨干通過“面對面?zhèn)魇?、手把手示范、一對一幫帶”,幫助他們快速補齊短板、提高能力。

  “新的訓練模式取得了較好效果?!毙掠柎箨牬箨犻L王俊告訴筆者,最近一次階段性考核中,一些新兵取得明顯進步,整體優(yōu)秀率比上一階段提高了20%。

  海軍某基地發(fā)揮二次入伍戰(zhàn)士優(yōu)勢提升教育質效

  新兵暢談“老兵情”

  ■李 芮 康 煒

  一個故事的分量有多重?一個榜樣的力量有多大?初夏時節(jié),海軍勤務學院某訓練基地操場上,幾名二次入伍的新兵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能把青春獻給國防何其有幸,于我而言,守完邊疆守海疆是莫大的光榮!”訓練間隙,一場新兵故事分享會火熱開展。去年12月退役的劉凱旋為新戰(zhàn)友講述了自己在馬蘭基地服役時的故事。大家圍成一圈,聽得津津有味。

  “獻完青春獻終身,獻完終身獻子孫,這是‘馬蘭人’的真實寫照。從劉凱旋的講述中,我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在家里我很特別,因為我是父母寵大的孩子。來到部隊我依然想‘特別’,我想到最艱苦的地方、做最厲害的兵!”新兵丁昱瑋的感言贏得陣陣掌聲。

  這場隨機開展的分享會,引起了該基地領導的思考。剛入營,新兵面對陌生環(huán)境,心里藏著“十萬個為什么”,誰來給他們答案?帶兵骨干梳理“兵情檔案”,二次入伍的新兵名單引人注目:他們曾經服役的部隊,有的在邊關,有的在深山,有的在草原,有的在海島,每個人都帶著獨特的軍旅印記,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理清思路,說干就干。該基地召集二次入伍的新兵組建軍旅故事宣講團,用身邊人身邊事激勵新戰(zhàn)友。

  “別看我現在扎進泳池像魚兒游回大海一樣自在,以前我可是班里出了名的‘旱鴨子’,因為怕水還‘泡過病號’……”曾獲“四有”優(yōu)秀士兵的宣講團成員狄軍,大方亮出自己的“糗事”,講述自己訓練時克服恐懼的心路歷程,引起大家共鳴。

  新兵張嘉豪曾是一名游戲主播。入伍后,他發(fā)現以前“黑白顛倒”的生活作息和部隊學習訓練的節(jié)奏格格不入,正課時間總是難以集中注意力。新戰(zhàn)友的不適應,軍旅故事宣講團成員、曾在駐新疆庫爾勒某部服役的張成濤看在眼里。

  “我第一次入伍,跨越了大半個中國來到庫爾勒。那里太陽毒、風沙大,體能訓練非常累。每當跑步撐不住時,我心里就想,為了守衛(wèi)祖國的山河,我奔赴幾千公里來到新疆,怎么能因為這3000米前功盡棄?”一次體能考核結束后,張成濤臨機講述自己的奮斗經歷。分享結束,新兵們感悟到,依靠堅定的信念,可以戰(zhàn)勝眼前的困難。張成濤也和張嘉豪結成“對子”,共同備戰(zhàn)即將到來的射擊比武。

  榜樣的力量,釋放成長的能量。近日,該基地開展“身邊的榜樣”評選活動,一批理想信念堅定、身體素質過硬、專業(yè)技術優(yōu)秀的先進典型成了新兵們的“偶像”。有了可學可比的目標,大家找到了前進方向,訓練場上的吶喊聲更加嘹亮。

  三人行,必有我?guī)?/strong>

  ■王漢唐

  有不少帶兵骨干反映,新兵思想教育工作難做,與新兵溝通時常感覺“心有余而力不足”,新兵對骨干說的話“只入耳不過腦”。一個重要原因,是新兵與骨干之間存在年齡、心態(tài)、站位的差距,溝通中難免存在一定的障礙。

  孔子言:“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克服溝通障礙,讓新兵盡快適應部隊、融入軍營,在上好思想政治教育課、開展好經常性思想工作的同時,不妨用好自我教育的方法,發(fā)揮二次入伍新兵、大學生士兵、特長兵等“身邊榜樣”可信、可學、可親的優(yōu)勢。一方面,積極發(fā)現新兵中的“訓練尖子”“學習達人”“發(fā)明能手”,發(fā)揮他們的榜樣作用,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激勵大家成長成才。另一方面,積極發(fā)動懷揣軍旅夢想、具有擔當精神、性格開朗熱情的新兵擔任“兵教員”,以新兵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形式開展啟發(fā)式教育,通過講述具有真情實感的身邊事,打動人、感染人、啟發(fā)人。如此,新兵的思想政治教育將更有人情味、更具時代感。


文章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責任編輯:鄧芳華
軍情熱議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