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深圳11月15日電(記者陳宇軒)記者15日從中國科技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3西麗湖論壇”上獲悉,位于深圳光明科學城的腦解析與腦模擬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兩個大科學裝置當日正式投入使用,有望進一步匯聚全球高端科研資源,為大灣區(qū)基礎研究提供支撐。
圖為深圳光明科學城啟動區(qū)內部的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4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腦解析與腦模擬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跨物種、跨尺度的生命健康智能基礎設施,圍繞重大腦疾病發(fā)生和干預的神經機制及診療策略這一核心問題,承接國家重大科研計劃;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將軟件控制、硬件集成、合成生物學應用整合起來,打造高通量、自動化、標準化的“生命鑄造工廠”,面向國內外學術界和產業(yè)界開放。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首席科學家劉陳立表示,隨著越來越多大科學裝置投入使用,從基礎研究到應用轉化,從人才引進到人才培養(yǎng),粵港澳大灣區(qū)科技創(chuàng)新全鏈條都將從中受益,在科學研究和成果孵化的效率方面有望實現飛躍。
兩個大科學裝置所在的光明科學城,聚焦信息、生命、新材料等學科領域,是粵港澳大灣區(qū)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包括大學、大科學裝置、廣東省實驗室和各類科研平臺在內的20多個重大科技創(chuàng)新載體正陸續(xù)落地。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