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艇隱身涂層技術
■劉其旭 宋潤鵬
具備出色隱身性能的瑞典維斯比級巡邏艦。資料圖片
在現代海戰(zhàn)中,艦艇隱身性能已經成為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關鍵因素之一。
在軍事領域,隱身涂層技術是世界各國實現艦艇隱身的普遍手段,其主要通過在艦艇表面涂上不同的隱身涂層材料,最大程度降低艦艇被各類探測手段發(fā)現的概率,最終提升艦艇隱蔽性。根據探測手段的不同,隱身涂層被劃分為以下幾個種類:
——雷達隱身涂層。
這類隱身涂層借助吸波材料,減弱、抑制、吸收或偏轉目標的雷達回波強度,使目標在一定范圍內難以被雷達識別和發(fā)現,增加了敵方雷達遠距離探測的難度。這類材料的微觀結構猶如一個精心構建的“迷宮”,當電磁波進入其中,便會在無數微小的界面間反復折射、散射,最終電磁波能量被吸收和衰減,實現對雷達隱身的目的。
——紅外隱身涂層。
艦艇在航行作業(yè)過程中,其發(fā)動機等關鍵設備會產生大量熱量,形成顯著的紅外信號特征,極易被捕捉鎖定。紅外隱身涂層主要利用高性能隔熱材料等,抑制艦艇內部熱量向外部環(huán)境的傳導,大幅降低艦艇表面的熱輻射強度,消除目標與背景之間的亮度差或溫度差,使得目標與背景的紅外特征相近,從而讓紅外線探測設備難以探測目標。
——激光隱身涂層。
激光隱身過程與雷達隱身過程類似,通過降低目標表面的反射系數,減小探測器的回波功率,進而降低激光探測器的性能,使敵方不能或難以對目標進行激光探測,達到隱身的目的。目前,實現激光隱身的涂層材料主要包括激光吸收材料、導光材料和透射材料三大類型。
隱身涂層不僅能提高艦艇的作戰(zhàn)隱蔽性,還能吸收、阻隔艦艇航行過程中產生的機械振動噪聲、水流動力噪聲等,進而提高艦艇聲吶系統(tǒng)的探測精度。
此外,從目前隱身涂層技術的發(fā)展情況來看,隨著多模復合制導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探測手段的日益多樣,戰(zhàn)場武器裝備可能同時面臨雷達、紅外等不同探測手段的威脅,多波段復合隱身涂層材料的研發(fā)越來越受到相關研究人員的重視。不少研究人員表示,研發(fā)能夠兼容不同波段的復合隱身涂層材料,或將成為未來隱身涂層技術發(fā)展的重要方向。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