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新疆吉木薩爾10月11日電 (閆文陸 胡培根 黃文文)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吉泉直流)10日開啟精益化綜合檢修,檢修工期由11天壓縮至7天,可多向華東送電12億千瓦時。
吉泉直流2019年9月26日投入運行,工程西起新疆準東昌吉換流站,途經新疆、甘肅、寧夏、陜西、河南、安徽6省區(qū),東至安徽宣城古泉換流站,全長為3293公里。
吉泉直流是疆電外送的“主力軍”,有效推動了新疆電力資源打捆外送和經濟增長,對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優(yōu)化能源結構,推動能源轉型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今年前三季度疆電外送電量達93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2.4%,其中吉泉直流外送44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2%。吉泉直流2020年外送電量440億千瓦時。
據(jù)了解,本次檢修共有28個作業(yè)面,涉及全站直流設備和部分交流設備,合計5000余臺檢修設備,有22家單位1400余人參與其中。昌吉換流站此次綜檢采用“精益化”方式進行,將檢修效率提升了50%。
昌吉換流站站長王鴻稱,常規(guī)特高壓直流年度停電檢修需264小時,今年昌吉換流站通過綜檢精益管理、優(yōu)化檢修項目、調配充足檢修力量等方式,實施“精益化”綜檢后,停電檢修時間縮短為168小時,直流能量可用率提升至98%。
昌吉換流站站內采用三維智能巡檢系統(tǒng),可以實時感知設備運行狀態(tài),智能化分析設備有無故障,并自動追蹤異常設備,及時告警提醒,達到遠程智能立體巡檢的效果。據(jù)昌吉換流站副站長殷紅霞介紹,目前昌吉換流站已經廣泛應用巡檢機器人、全自動巡檢系統(tǒng)、高清化工業(yè)視頻、警務通布控球、5G通訊系統(tǒng)等智能化設備,電力設備的運檢和管理水平顯著提升。
在昌吉換流站內的一處檢修現(xiàn)場,國網新疆檢修公司項目監(jiān)管人李德民和十幾位同事在更換一個斷路器,“它的重量超過16噸,幾天前被電流擊穿了,我們要換一個新的,大概要一天的時間,修好后還要檢查其它的設備,我們有信心在規(guī)定的時間完成檢修。”
由于本次檢修時間緊、任務重、作業(yè)面廣、檢修作業(yè)復雜、現(xiàn)場安全管控難度大,國網新疆檢修公司提前3個月開展精益化綜檢準備工作,編制精益化檢修綜合方案,提前開展不停電作業(yè),充分應用高科技手段,縮短停電檢修時間,確保完成精益化綜檢試點任務。
據(jù)了解,由于檢修工期壓縮,吉泉直流可多向華東送電12億千瓦時。這些電能可以滿足安徽6100多萬居民11天的生活用電需求,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華東地區(qū)電力供應緊張的局面。(完)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