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xù)四個月下降 家庭經濟預期跌幅最大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涉臺新聞      2021-11-30 09:30:59

中新社臺北11月29日電 臺灣經濟發(fā)展研究中心29日發(fā)布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總指數連續(xù)四個月下降。面對物價上漲壓力持續(xù)升溫,“未來半年家庭經濟狀況”為跌幅最大的子指標。

綜合《聯合報》、中時新聞網等媒體報道,臺灣不久前公布的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58%,不僅連續(xù)第三個月高于2%的通脹警戒線,更是今年以來第五度突破2%。七大類消費項中,食物類同比上漲3.99%,其中水果、蔬菜價格分別上漲17.67%及16.16%。也是因此,民眾對近期物價上漲特別有感。

29日公布的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顯示,調查總指數較上月下降0.93點,降幅明顯擴大。六項分指標中,未來半年家庭經濟狀況、未來半年物價水平、未來半年經濟景氣三項指標均下降;就業(yè)機會、未來半年投資股市時機、未來半年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三項指標上升。但從絕對水準來看,除“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外,均偏向悲觀。

臺灣行政主管部門“主計總處”26日大幅上修今年全年CPI年增率預測值至1.98%,創(chuàng)下2009年以來新高,較8月預測值上修0.24個百分點,并預測明年CPI上漲1.61%?!堵摵蠄蟆穲蟮乐?,“主計總處”官員雖仍不愿松口有通脹危機,也坦言“通脹壓力在第四季比前幾季來得大”,但稱隨著農工原料價格下跌,通脹壓力就會減輕。

不過,臺灣經濟發(fā)展研究中心執(zhí)行長吳大任受訪時表示,不認同物價上漲問題可在短期內解決。他表示,供應鏈斷鏈與調整、氣候異常等因素對物價上漲的影響,短期內難見結束。

《聯合報》評論還指出,盡管近日公布的臺灣10月景氣對策信號連續(xù)第九個月亮出代表景氣熱絡的紅燈,但亮麗的經濟表現只反映在某些產業(yè)從業(yè)人員的薪資與紅利上,多數人因疫情沖擊,面臨失業(yè)、減薪和物價上漲的痛苦。文章擔心,產業(yè)冷熱落差,將造成臺灣社會“M型化”(即富裕和貧窮人群增多,中產階級萎縮)更嚴重,弱勢族群生活將更為艱難。文章盼當局“別再只顧拼政治,多幫幫民眾顧肚皮”。(完)


責任編輯:侯哲
臺灣快評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