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征信"懲戒"失信"成新陷阱 浦發(fā)北分成功攔截一起“打擊逃廢債”名義的電信詐騙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大陸新聞 > 社會綜合      2021-11-30 15:32:43

目前,已清退網貸平臺上的“逃廢債”行為正被全面圍剿,各地監(jiān)管部門將網貸平臺數據接入央行征信,如果借款人在網貸平臺上有不良借款記錄,就會被上傳至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并記入個人信用報告,同時該借款人還會被施以凍結微信錢包、支付寶及限制消費等懲戒措施,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督促借款人還款的作用,但也有騙子利用了這一舉措,形成了新的騙局套路,近日浦發(fā)銀行北京分行就攔截了一起“打擊逃廢債”名義的電信詐騙,成功挽回個人損失20萬元。

2021年11月16日,發(fā)銀行北京分行亞運村支行在營業(yè)結束后接一名女子來電,該女子表示,剛從“浦銀點貸”的授信額度中提取了20萬元現金,但在對外轉賬時因多次輸錯密碼,導致賬戶被鎖定,因此著急詢問工作人員解鎖辦法。這一情況引起了銀行工作人員的警覺,在了解了女子轉賬的原因后,發(fā)現此事并不簡單。

這個大學畢業(yè)剛參加工作的女孩當天接到了自稱銀保監(jiān)會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稱其名下的銀行賬戶涉嫌學生網貸,且長期未歸還,在人民銀行征信中心上已被列為“風險賬戶”,監(jiān)管部門即將對其支付寶等賬戶進行凍結,并將強制扣除高額利息和滯納金,同時,該“工作人員”還向女孩郵箱發(fā)送了以“中國銀保監(jiān)會”為發(fā)件人的郵件,里面是人民銀行征信中心“風險賬戶”的截屏,這些讓女孩緊張了起來。

因擔心支付寶等賬戶被凍結,她加入了由“銀保監(jiān)會工作人員”、“支付寶工作人員”等10人組成的“工作小組”QQ群,群內的工作人員“分工協作”,誘導女孩通過浦發(fā)銀行手機銀行申請了消費貸,并催促其立即提取現金轉賬到所謂的“安全賬戶”,女孩在轉賬時因緊張多次輸錯密碼,賬戶被鎖定,暫時未能轉賬。

浦發(fā)銀行的工作人員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也看到了女孩發(fā)來的聊天記錄,明白女孩是遭遇了電信詐騙,于是對女孩展開耐心勸說,告訴她公檢法機關不會通過電話、QQ、微信等通信工具進行辦案,更不會要求公民轉賬的所謂的“安全賬戶”。為保障資金安全,建議她立即停止與騙子對話以及相關操作,同時,擔心騙子已盜取女孩的銀行卡與身份信息,便讓女孩將銀行卡進行口頭掛失,避免賬戶中的資金被騙子竊取,最后還建議她立即報警。

第二天女孩應邀來銀行網點,工作人員為其補辦了銀行卡,并指導她歸還了從“浦銀點貸”中提取的款項。女孩初入社會,對于電信網絡詐騙偶有耳聞,但從沒想過自己會遇上幾乎以假亂真的詐騙犯。工作人員給她講解了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如何識別電信網絡詐騙,還贈送了浦發(fā)銀行北京分行編制的金融網絡安全宣傳手冊和金融知識普及宣傳手冊,女孩也對浦發(fā)銀行北京分行發(fā)出由衷地感謝。

事實上,已有不少大學生或剛畢業(yè)的年輕人遇到這類騙局,并在網上發(fā)帖傾訴。他們無一例外都接到了支付寶或某監(jiān)管部門工作人員的電話,稱其學生賬戶被列為風險賬戶,這些工作人員還會給他們發(fā)送“銀保監(jiān)會風險提示”等圖片,讓其將資金先轉到“銀保監(jiān)會官方賬戶”這一所謂的“安全賬戶”上,待系統確認后,資金將自動退回,其個人賬戶也將消除風險提示。如果受騙者沒有足夠的資金,這些工作人員還會想方設法讓他們去網上申請貸款,就如同上文中的女孩申請了“浦銀點貸”一樣。盡管案例中的細節(jié)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事情在轉賬后就會戛然而止,沒了下文。

目前,盡管大家對于電信網絡詐騙手段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往往都是“紙上談兵”,一旦案件出現在自己身上,很可能會出現“當局者迷”的情況,不知不覺陷入犯罪分子的圈套。浦發(fā)銀行北京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后續(xù)該行將繼續(xù)加強對用戶的金融知識宣傳力度,將風險隱患消滅在萌芽中,保障用戶資金安全。

來源:東方網


責任編輯:侯哲
熱門評論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