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黨史學習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上指出,“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能否繼續(xù)交出優(yōu)異答卷,關鍵在于有沒有堅定的歷史自信?!绷曋飨蠼逃龔V大黨員、干部和全體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年堅定歷史自信、筑牢歷史記憶,滿懷信心地向前進。
歷史自信,不是從天而降的。
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百年的民族奮斗史,涌現(xiàn)出無數(shù)英雄烈士。他們?yōu)榱藝腋粡?、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甘愿獻出自己的鮮血和生命,在中華大地上矗立起一座座巍峨豐碑;他們的理想信念和英雄壯舉等構成的可歌可泣的英烈精神,成為中國革命歷史自信的重要承載。
從英烈永垂不朽的精神里,我們讀懂了“死里逃生唯斗爭,鐵窗難鎖鋼鐵心”的忠誠信仰,讀懂了“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堅貞信念;從英烈彪炳史冊的功勛里,我們深刻認識到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致敬革命先烈、銘記光輝歷史,讓我們構筑起根植于崇高信仰的歷史自信。
尊崇英烈、捍衛(wèi)英烈,理應成為中華兒女的價值追求,成為全社會的廣泛共識。
過去一段時期,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歪曲、丑化、褻瀆、否定英烈事跡和精神,有的破壞、污損革命紀念設施,有的侵害英烈及烈屬合法權益。英烈是一個民族共同的歷史記憶,如果得不到應有的尊崇,將直接沖擊我們的歷史自信,動搖我們共同的信仰基石。
攻擊革命先烈,抹掉歷史記憶,造成思想混亂,這是敵對勢力瓦解社會主義國家民眾歷史自信的慣用伎倆。蘇聯(lián)解體前夕,敵對勢力通過所謂的“解密歷史真相”,詆毀蘇聯(lián)的革命英雄人物,列寧被說成“德國人的間諜”,女英雄卓婭被污蔑為“縱火犯”,曾經家喻戶曉的英雄,被“涂抹”得面目全非。結果,一個世界軍事強國,沒有倒在戰(zhàn)場上,卻敗在看不見硝煙的輿論場上。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社會崇尚英雄、捍衛(wèi)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的氛圍日益濃厚。國家設立烈士紀念日,讓人民在隆重的儀式感中銘記歷史、致敬英雄;頒布英雄烈士保護法,建立英雄烈士保護部門聯(lián)動協(xié)調制度;全國多地廣泛開展為烈士尋親活動;軍地檢察機關針對侵害英烈名譽等問題實施公益訴訟……全國一盤棋,全民一條心,全社會保護英烈、致敬英烈的氛圍越來越濃,由此凝聚的全民族歷史自信也愈發(fā)堅定。
歷史的天空,英雄烈士燦若群星,熠熠生輝。我們今天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每一位英雄烈士都值得懷念,值得尊敬。我們將永遠銘記他們。唯此,才能滿懷信心地向前進。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