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屢屢發(fā)生停電、跳電,在野黨猛批,這一切全是錯誤能源政策種下的惡果。(中時電子報系資料照)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道】臺電公司上周緊急透過“需量競價”方式,以每度10元(新臺幣,下同)的高價向民間“買電”,借以紓緩供電不足的壓力。據統(tǒng)計,臺電光這兩年就虧掉近5500億。島內輿論批評民進黨當局的“廢核”政策失敗,導致臺灣嚴重缺電,影響經濟發(fā)展。
還沒到夏天的用電高峰,臺電已啟動應急機制,被外界質疑是否已經提前缺電。對此,臺經濟部門副主管林全能表示,4月19日的備轉容量還有12%,不到缺電的地步。然而,外界根據臺電官網發(fā)現19日下午的供電使用率已到94%,也就是備轉容量跌至6%,顯然是很缺電了。
臺灣第二核能發(fā)電廠上月除役,減少了百萬千瓦的穩(wěn)定發(fā)電量。而在核二廠除役前,臺電就已得知承擔補救工作的大潭發(fā)電廠八號機無法及時并聯(lián)發(fā)電,外界于是建議讓仍可正常運作的核二廠延后除役。但民進黨當局一意孤行,官員宣稱會用各種方式將核二廠的電力缺口補上,絕不會發(fā)生缺電。
結果,核二廠除役后不久,就因火力發(fā)電廠機組故障導致供電緊張,臺電緊急啟動“競價措施”向民間買電。但不到一個月,因民營發(fā)電廠突發(fā)故障,發(fā)電量大減,臺電只好再度啟動競價措施。
臺電今年以來兩度啟動競價,在電力供應不足之下,臺電為避免發(fā)生大規(guī)模停電暴露缺電窘境,只好不惜成本向民間買電“粉飾太平”。
臺媒稱,頗為諷刺的是,臺灣每度電電費平均約3至4元,臺電卻要用10元的高價向民間買回,才能填補電力缺口。臺灣這幾年大量轉向燃氣發(fā)電,但由于國際能源價格大漲,發(fā)電成本上升,臺電去年虧損2675億元,預計今年還要再虧2785億,光這兩年就虧掉近5500億。為避免破產,臺電股東會去年通過增資1500億,由當局全數認購。這些錢,實際上都是從民眾的錢包中掏出。
國民黨民意代表賴士葆
國民黨民意代表賴士葆指出,非核家園的政策之下,民進黨當局硬拗臺灣不缺電,為了達成不缺電,必須無所不用其極的使命必達。臺電負債累累是因為錯誤的能源政策所致,而兩大最荒謬之處是,“蔡當局對于錯誤的能源政策絕對不改”、“臺灣缺電的事實絕對不能承認”。
國民黨臺北市議員鍾沛君強調,除砸錢向民間高價買電,核電廠除役后,蔡當局的解方是用昂貴的綠電補足缺口,但除了再生能源進度始終追不上以外,其中龐大利益更被質疑是打造“綠金”產業(yè)鏈,肥了特定企業(yè)、地方勢力的荷包,還牽連地方政客官商勾結,這一切全是錯誤能源政策種下的惡果。
網友留言截圖
網友留言截圖
鍾沛君直批,盡管蔡當局始終嘴硬不肯承認,但眼前的事實是,臺灣的電力就是處在走鋼索的狀態(tài),禁不起絲毫風吹草動,不啟動核四、善用核能,就無法穩(wěn)定發(fā)電,臺灣每天就要活在缺電的恐懼。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