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臺鐵明年公司化,恐先迎“人力大逃亡”

華夏經緯網 > 兩岸 > 兩岸商情      2023-12-13 11:04:06

  參考消息網12月13日報道 據臺灣《聯合報》12月12日報道,兩年多前,蔡英文在太魯閣號事故后宣示改革臺灣鐵路管理局(臺鐵局),要讓民眾有一條安全回家的路,促使歷經兩次重大事故的臺鐵局卸下百年招牌,明年元旦即將改制為臺灣鐵路公司(臺鐵公司)。但專家分析,臺鐵公司政策不明,一開張就面臨人力不足、凍漲28年的票價是否“解凍”與安全文化難落實等三大挑戰(zhàn),不看好臺鐵公司可徹底改革。

  報道稱,臺鐵公司面臨的第一個挑戰(zhàn)為嚴重的人力缺口。公司成立起6個月內,自愿離退者可領最高7個月月薪。臺鐵企業(yè)工會推估掛牌后約有2000至3000人退離,已申請退離的行車關鍵人力占一成,恐是重大安全風險,也沖擊掛牌后的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和春節(jié)疏運。

  不具名員工擔憂說,臺鐵的招募人才策略不明,常把不必要人力擺在不對的位置,難展現競爭力。臺當局前交通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賀陳旦強調,建立賞罰分明、就事論事的制度,是臺鐵轉型最核心的關鍵,否則難以讓員工產生努力動力。

  報道稱,臺當局交通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王國材雖預估臺鐵2027年可轉虧為盈,但臺鐵票價凍漲28年,他仍不愿碰觸漲票價議題,要待未來臺鐵董事會討論。

  長期觀察臺鐵發(fā)展的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特聘教授林淑馨提醒,若不改革財務和人力結構,加上政府獨資、票價調漲須經臺當局交通事務主管部門同意,臺鐵仍缺乏自主性,持續(xù)受政治干預,企業(yè)文化難以改革,自然不易破釜沉舟地創(chuàng)造更安全的行車環(huán)境。

  另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2月12日報道,臺鐵公司尚未成立,臺鐵工會已預估明年恐有2000至3000人退離,其中高達一成是行車安全關鍵人力。就連臺鐵局去年力捧介紹的臺北車站百年來首位女站長胡詠芝,也在改制前商調到臺當局交通事務主管部門觀光機構,臺鐵不僅失了“面子”,對人力問題無疑也是記警鐘。

  報道稱,臺鐵企業(yè)工會與產業(yè)工會統(tǒng)計,明年恐有2000至3000人退離。即便臺鐵“寬估”明年6月前最多1300人退離,但其中包含調度員、檢修人員等行車關鍵人力374人,約占一成,恐沖擊行車安全與疏運服務。

  除了留不住人的窘境,愿意留下來的臺鐵人,如何翻轉長年因制度養(yǎng)成“躺平”的組織文化沉疴,消弭集體士氣低落,以及雙手一攤、只求不出事的心態(tài),也是未來3年觀察臺鐵公司的重點。

  報道稱,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教授鄭永祥表示,臺鐵公司化后首要必須確立人力布局,先安定才能著手后續(xù)訓練,并重新整頓盤點未來營運排班、服務調整等規(guī)劃,落實安全制度。他還強調公司化后對人力進用應有較多彈性,包括淘汰或是獎勵機制。

  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李欣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