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2月25日報道 臺灣《旺報》12月23日發(fā)表題為《失去ECFA的真實傷害》的社論。社論說,大陸商務部近日認定,臺灣禁止進口大陸2509項產品構成“貿易壁壘”,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隨即于21日宣布中止對銷往大陸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產品適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xié)議》(ECFA)優(yōu)惠稅率。社論稱,分析認為,大陸可能還會有更多反制行動。但民進黨宣傳機器宣稱影響不大,甚至有人喊ECFA快切快好。
社論接著說,大陸早在今年4月即宣告展開此一調查,相關企業(yè)應已做好轉移產能的因應對策。短期而言,這對臺灣經濟影響確實不大,但長期而言,失去ECFA后,臺灣將成為真正的“國際經貿孤兒”,前景堪憂。
社論指出,環(huán)視“印太”所有區(qū)域經濟合作安排,大陸主導的《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RCEP),包含中國大陸、韓國、日本和東南亞國家,都是臺灣最重要貿易伙伴,兩岸政治問題未解決前,臺灣當然無緣無望加入;日本主導的《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CPTPP),大陸搶先臺灣一步提出申請。
依據國民黨民意代表候選人徐巧芯、游淑慧、張斯綱3人日前公布的密件,民進黨當局在去年5月美國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框架(IPEF)前,已知臺灣無緣加入,當時“駐美代表”蕭美琴卻隱瞞訊息,讓島內民眾吃了美國的萊豬卻一無所獲。社論說,這也反映了一個殘酷的事實,即臺灣加入大型區(qū)域組織的困難,連美國都難以承擔。
臺灣在ECFA架構下,有539項產品輸陸享有關稅優(yōu)惠,其中約半數屬于中小型傳統(tǒng)產業(yè)、弱勢產業(yè)與農產品,失去ECFA對臺灣就業(yè)機會及庶民經濟影響甚大。民進黨不能用片面的信息誤導人民,要務實面對、解決問題。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