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朱穗怡
大陸打擊“臺獨”勢力又有斬獲。國安機關搗破了一個由“臺獨”勢力豢養(yǎng)的名為“匿名者64”的黑客組織,即俗稱的“網軍”。該組織針對中國大陸和港澳地區(qū),頻繁開展網絡攻擊,試圖獲取有關門戶網站、戶外電子屏幕、網絡電視等控制權限,進而非法上傳、插播詆毀大陸政治制度和大政方針的內容,顛倒黑白,散布謠言。國家安全機關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良影響。這是大陸今年6月發(fā)布《關于依法懲治“臺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國安機關繼連續(xù)破獲千馀起臺灣間諜竊密案件、打掉一大批在大陸布建的間諜情報網絡后,再次給予“臺獨”分裂勢力謀“獨”拒統(tǒng)逆行迎頭痛擊和強力震懾。
在臺灣社會,民進黨當局豢養(yǎng)網軍是公開的秘密,是其控制輿論、打壓異己、攻擊政敵的主要手段之一。2016年民進黨當局“農業(yè)委員會”計劃撥款1450萬(新臺幣,下同),聘用小編“糾正”網上假資訊,當時外界就質疑:這是有多少農業(yè)“假資訊”,需要花1450萬元來“糾正”?其實所謂“假信息”不過就是對民進黨不利的信息,1450萬元是用來豢養(yǎng)網軍的費用。從此,“1450”便成為民進黨網軍的“代號”。然而,這“代號”恐怕要“改名”了。因為隨著民進黨當局控制輿論的力度越來越大,其耗費的預算也越來越多。據說,民進黨當局2021年度編列的“宣導經費”逾11億元,加上公營事業(yè)“宣導經費”8億多元,合計20億元,2022年度預算中媒體政策部分也編列了20億元。前幾個月民進黨賴清德當局上臺,明年“宣導經費”也高達15億元。
據說,許多綠營“網軍”的前身是2014年反對兩岸簽署服貿協議的“太陽花學運”時期的“網絡原住民”、攻擊當時的國民黨當局,因立場與綠營接近,不少參與者后來轉為政治幕僚或進入公關營銷公司,成為輔助綠營打選戰(zhàn)或打擊異己的利器。自2016年民進黨主政以來,島內“網軍”逐漸產業(yè)化、公司化,以綠營為主要合作對象,除操作社群運營維護、與民眾互動,還在PTT、臉書、Dcard等社交平臺發(fā)文、留言“帶風向”,各平臺還有不同計價方式。以PTT為例,購買一個可在八卦版發(fā)文留言的賬號需上萬元,Dcard則在1500元上下,相關賬號價碼視平臺政策而有波動。難怪民進黨當局要編列巨額“宣導經費”了,否則如何制造輿論風向?
民進黨當局的網軍雖然猖獗,但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終究被大陸破獲,而且還依法對三名實施相關網絡攻擊活動的臺灣資通電軍現役人員立案偵查,并公布了此三人的照片,相當具有震懾性。不論“臺獨”分子耍什么花招和伎倆,大陸的“反獨工具箱”都必有利器予以嚴厲打擊和遏制。(來源:香港“大公網”)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