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經緯網7月4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全臺進入大罷免最后攻防,“在野黨”力推“普發(fā)現金1萬元(新臺幣,下同)”,不僅攸關4100億元特別預算分配,更是針對“執(zhí)政黨”的一記重拳。民進黨堅持大筆挹注虧損逾4000億元的臺電,國民黨則主打“還稅于民”,直接訴諸民意,既是政策對決,更是大罷免的延伸戰(zhàn)線,早早表態(tài)反對普發(fā)現金的民進黨,已然深陷泥沼。
民進黨“執(zhí)政”9年,強推“非核家園”造成臺島缺電危機,代價卻由全民共同承擔,如今仍試圖動用特別預算填補臺電赤字,難免讓外界質疑是為錯誤政策填坑,甚至被認為是“圖利特定公司”的合理包裝。
民進黨若強行擋下普發(fā)現金,將被批評與民為敵,若任其通過,則形同政治挫敗,如今處境儼然進退失據;反觀國民黨強調“還稅于民”天經地義,容易取得共鳴,也成功搶占話語權與主導權。
加上民眾黨助攻,揭露民進黨屢次控訴遭藍白大砍的防務預算,過去幾年竟化為特定綠媒6年1.3億的標案,進而喚醒民眾對這幾年“綠色執(zhí)政”含括綠電、防疫等多起弊案的記憶,更凸顯在野陣營監(jiān)督制衡的重要性。
目前島內的政治氛圍早已引發(fā)社會反感,若民意機構失去制衡,臺島財政與政策方向將無法剎車。國民黨此時訴諸民意,推出具體有感的現金方案,直白的訴求就是“這2300億元歲計賸余,大家比較喜歡放進誰的口袋?”
對民眾而言,當然不難選,領1萬元現金遠比抽象補貼企業(yè)來得有意義,對藍營來說,更是一次重新凝聚支持、反制綠營罷免攻勢的實戰(zhàn)部署。民進黨從上到下早早選邊,卓榮泰更強硬表態(tài)“萬萬不可、在野負不起這個責任”,卻不知已讓自己深陷泥沼,若民意機構三讀通過普發(fā)現金,不如及時停損、順著臺階下,別再搬出覆議加“釋憲”這些老招式了。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