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清風正氣歌丨“千金過手,不沾分文”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 軍事 > 軍史鉤沉      2025-04-27 10:39:12

“千金過手,不沾分文”

■宋軍鋒

“正氣丹心孰與儔,黃安一老自千秋?!边@是贊揚“延安五老”之一的董必武的詩句,也是他一生廉潔奉公、艱苦奮斗的生動寫照。

1945年,董必武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赴美國參加聯(lián)合國制憲會議。其間,他經(jīng)手大量經(jīng)費,但精打細算,把省下來的錢全部為延安購買印刷機、打字機等急需品。

“董捐生活費美金壹仟貳佰陸拾圓整”“董交治裝費美金壹仟壹佰捌拾伍圓整”……如今,這份《赴舊金山會議收支賬目單》,收藏在湖北省紅安縣董必武紀念館里。在支出欄里,連數(shù)目不大的一筆醫(yī)藥費和兩筆郵電費,幾元幾角幾分都記得清清楚楚。

“我們共產(chǎn)黨人,是要革命,不是要講闊氣……”董必武長期從事經(jīng)濟工作,但從不以權謀私,被人贊譽“千金過手,不沾分文”。這個評價名不虛傳,正如他的座右銘所寫:“民生在勤,勤則不匱;性習于儉,儉以養(yǎng)廉?!?/p>

我黨我軍的歷史上,不乏這樣的“干凈人”:他們經(jīng)手萬千財物,卻始終清廉如水;他們掌握重要資源,卻從不謀取私利。

“經(jīng)手的款項,總在數(shù)百萬元;但為革命而籌集的金錢,是一點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業(yè)?!狈街久粼伍}浙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并一度兼任財經(jīng)委員會主席,可謂“上馬管軍,下馬管民”。但面對母親和嬸嬸要錢補貼家用的請求,他含淚解釋道:“我當?shù)氖歉F人的主席,哪里有官餉啊”“我管的花邊是不少,幾十萬幾百萬也有。不過都是革命的花邊,一個銅板也動不得”。

“打土豪要歸公”,這是紅軍的紀律。井岡山斗爭時期,時任湘贛邊界工農(nóng)兵蘇維埃政府財政部長的余賁民,負責保管打土豪收繳的金條、金鐲、金戒指等貴重物品。就是這樣一位“財神爺”,結婚時岳母想要他送給女兒一枚戒指,卻遭到拒絕:“我這里有不少戒指、金條,但都是公家的,半個我也不能動?!?/p>

革命需要“槍桿子”,也離不開“錢袋子”。戰(zhàn)爭年代,我軍南征北戰(zhàn),貴重物資往往也需要頻繁轉移,既要“不少分文”,還要“不沾分文”,這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長征前夕,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行長毛澤民接到命令:把整個國家銀行帶走,隨中央紅軍主力行動,不得有誤。于是,一支肩負特別重任的運輸大隊成立,被時人稱為“扁擔上的國家銀行”。這些金條、銀元、錢幣,是中國革命的“火種錢”,也是紅軍長征的“救命錢”。

“這是紅軍的命根子,再難也要保??!”運輸隊員視保管的金銀比生命更重要,一路冒著槍林彈雨,肩挑背扛,風餐露宿,最終14位國家銀行工作人員中有6位獻出了寶貴生命,約200名運輸隊員僅有十余位到達陜北。長征結束清點核對賬目時發(fā)現(xiàn),除了長征路上的正常開支,竟然沒有丟失一塊銀元。

管錢的手若不干凈,人的心地、黨的旗幟就會蒙塵。戰(zhàn)火彌漫、生死未卜,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少數(shù)人”有時掌握著“大金庫”……在這樣可能“人不知”的情況下做到“不沾分文”,考驗的是黨性原則、信仰信念。

被人們稱為“金身將軍”的王政柱,抗戰(zhàn)期間從太行山區(qū)送黃金去延安。他把黃金綁在身上,突破層層封鎖,分文不少交給了黨中央。

我軍第一支“黃金部隊”誕生于抗戰(zhàn)時期的膠東地區(qū),8年多時間共送出13萬兩黃金,有多人獻出生命,卻沒有一點遺失,更沒有人攜款叛逃……

金錢有價,精神不朽?!扒Ы疬^手,不沾分文”的精神跨越時空、賡續(xù)傳承,體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人純粹的政治品格和高尚的人格,貴于黃金,重于一切。對于共產(chǎn)黨員和革命軍人來說,真正的財富,是融入血脈的信仰;最堅硬的鎧甲,是纖塵不染的初心。


作者:宋軍鋒
文章來源:中國軍網(wǎng)-解放軍報
責任編輯:唐詩絮
軍情熱議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612g.cn